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
導讀: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 1.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 2. 浙江臺州國清寺廟在那? 3.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名稱 4. 臺州國清寺游玩攻略 5.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名字 6. 國清寺在臺州哪里 7. 臺州旅游必去十大景點國清寺 8. 臺州國清寺好玩嗎 9. 臺州國清寺旁邊有什么旅游景區(qū)
1.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
臺州好的景點如下:
臺州的天臺山旅游風景區(qū)
臺州桃渚風景區(qū)(交通:從臨海市區(qū)或從椒江(海門)渡船至椒北的前所,乘往桃渚、東洋的中巴前往)。
桃渚風景區(qū)(臨海市東部)
仙巖洞(三門縣東南海濱)
赤城山(距縣城和國清寺均為2公里)
戚繼光紀念館(位于浙江省椒江市東山西南)
大鹿島(玉環(huán)縣東南嶼披山洋海面上)
牛頭山度假村(浙江臨海市牛頭山水庫南側(cè)山岙)
石夫人(溫嶺市區(qū)內(nèi)的五龍山上)
多寶講寺(三門高枧鄉(xiāng)方下洋開發(fā)區(qū))
丫髻巖(位于楚門筠崗)
江南長城(位于浙江臺州江南地區(qū))
括蒼山(臺州市區(qū)臨海仙居縣境內(nèi))
海上森林公園(位于玉環(huán)縣東南距陸地約15千米的披山洋海面上)
劃巖山(位于黃巖城區(qū)西郊)
江廈森林公園(位于溫嶺西部毗鄰樂清的江廈境內(nèi),離雁蕩山15公里)
2. 浙江臺州國清寺廟在那?
天臺山主峰華頂海拔1098米(3602尺),天臺山位于中國浙江省天臺縣城北屬仙霞嶺分支,呈西南-東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名僧濟公的故鄉(xiāng),佛教天臺宗和道教南宗的發(fā)祥地。自然景觀有華頂、瓊臺、赤城山等名山;仙人洞、吊船巖等怪巖;石梁飛瀑、水珠簾等瀑布。人文景觀有國清、華頂、塔頭等寺廟,以及古塔、碑刻等。天臺山最著名的寺廟是建于隋代、重修于清雍正年間的國清寺,有殿宇14座、房屋600余間,大殿中有明代鑄造的重13噸的銅鑄釋迦牟尼坐像。國清寺是保存較完整的著名寺院。天臺山自古聞名,王羲之、顧愷之、李白、蘇東坡、陸游、徐霞客等人都在此留下足跡。天臺山的景點也各有特色,可概括為古、 清、奇、幽四個字。赤城棲霞、雙澗回瀾、華頂秀色、瓊臺月夜等被稱為天臺八景。 198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2年又被列為“浙江省十大旅游勝地”,2000年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AAAA級旅游區(qū)。風景區(qū)總面積達187.1平方公里,風景旅游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有“大八景,小八景,有名有勝三十景,究竟共有多少景,數(shù)來數(shù)去數(shù)不清”之說。天臺山集諸山之美,其最大的特點是古、幽、青、奇。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足跡遍天下,三上天臺山,寫下二篇游記,并將《游天臺山日記》赫然標于《徐霞客游記》篇首。清代著名學者潘耒在游覽天臺山后發(fā)出了浩嘆:“吾足跡半天下,所見名山岳鎮(zhèn)多矣,大率山自為格,不能變換。掩眾美、羅諸長、出奇無窮、探索不盡者,其惟天臺乎!……臺山能有諸山之美,主要景點(5張)諸山不能盡臺山之奇,故游臺山不游諸山可也,游諸山不游臺山不可也。”對天臺山的自然景觀作了高度的評價。
3.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名稱
臺州可以去的十大寺廟推薦
1、國清寺
2006年,國清寺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清寺位于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城關(guān)鎮(zhèn),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臺寺,后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為國清寺。寺廟占地面積7.3萬平方米。隋代高僧智越在國清寺創(chuàng)立天臺宗,為中國佛教宗派天臺宗的發(fā)源地,影響遠及國內(nèi)外。鑒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日本留學僧最澄至天臺山取經(jīng),從道邃學法,回國后在日本比睿山興建沿歷寺,創(chuàng)立日本天臺宗,后尊浙江天臺山國清寺為祖庭。
地址: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城關(guān)鎮(zhèn)
2、峰江街道香嚴寺
香嚴寺位于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峰江鎮(zhèn)白楓岙村,原名禪林寺。該寺始建于唐開元? ??年(七一三年),文革期間被毀,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重建。會昌年間廢。北宋大中祥符興,清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廷念法師重修,現(xiàn)存殿宇為清咸豐十一年(一八六一年)建。據(jù)載唐鑒真大師四次東渡日本時曾率弟子三十多人逗留此寺,講經(jīng)說法十多天。該寺,「文革」期間被毀。三中全會后了凈法師重建。一九八六年經(jīng)省人民政府批準為開放寺院?,F(xiàn)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殿、寮房等五十馀間?,F(xiàn)任住持達慧法師。
地址:臺州市路橋區(qū)峰江鎮(zhèn)的蓮花山腳下
3、清修寺
清修寺位于椒江海門街道楓山,舊名塔庵,為東晉高僧懷玉道場。宋寶元元年(1038年)建寺,明永樂八年(1410年)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南渡時曾到此,題“清修風景千年在,滄海煙嵐一笑開”楹聯(lián),今寺為清代重建,近年重修,為一條縱軸線上的三進建筑,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其中大殿與三圣殿上的石柱成梭形,柱礎(chǔ)為淺雕覆蓮式,均為宋代建寺時物。
地址:浙江臺州市區(qū)楓山巔
4、天臺山萬年寺
萬年寺,在天臺城關(guān)鎮(zhèn)西北萬年山麓,為天臺山名寺古剎之一,最早建于唐太和七年(833),會昌(841-846)中廢。宋雍熙二年(985)改壽昌寺,奉敕造羅漢516尊像。建中靖國初(1101)毀于火,崇寧三年(1104)重建,紹興九年(1139)改為報恩,廣孝和光孝,后復為萬年寺。萬年寺是天臺山一大寺院,原寺院建筑總面積約為3萬平方米,房舍上千間,清乾隆、嘉慶年間,寺內(nèi)一次就有500名和尚受戒,盛況可見一斑。可惜經(jīng)歷次火災,今僅存大雄寶殿、天王殿、金剛殿及后殿廂房等部份建筑約40余間。
地址:天臺城關(guān)鎮(zhèn)西北萬年山麓
5、黃巖廣化寺
黃巖廣化寺位于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東鑒村,距院(橋)路(橋)路主干線1公里。始建于三國東吳赤烏年間(約243年),距今有1766年歷史的廣化寺,是江浙兩省最早三十六所寺院之一。廣化寺距離院橋鎮(zhèn)約四公里許,占地面積百余畝,環(huán)境幽靜,風景秀麗。寺北靠大屏山,飛龍山環(huán)繞其周,一門出入,具有莊嚴佛國風格。寺前有獅山對峙,似若鎮(zhèn)守山門景象,寺前又有鐘鼓二山相對,中有清池照映,俗稱前照后靠,山路蜿蜒平坦,兩側(cè)山峰起伏疊翠,如多瓣寶蓮簇擁,寺后丘峰象征彌勒世尊跌坐,笑對古剎。廣化寺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條件,綿長的歷史沿革,為全國著名高僧——新昌大佛寺方丈悟道法師稱道,并被載入中華佛教名勝大全。
地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qū)院橋東鑒村
6、常樂寺
常樂寺位于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章安鎮(zhèn)。傳法系統(tǒng)為天臺宗。始建于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本世紀80年代初由道源法師主持進行重建,后由妙梵法師續(xù)建,現(xiàn)在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祖師殿等建筑。寺內(nèi)有清朝石浴桶、石馬槽等。另有歷代祖師塔兩座,其中一座塔主為道源法師,珍藏《大藏經(jīng)》一部。
地址: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章安街道合旗村
7、延恩寺
延恩寺,又名涌泉寺,一座西晉建造的古剎,位于浙江省臨海市涌泉鎮(zhèn)外岙村,三面環(huán)山,至今1744年,依舊矗立在蘭田山腳下。延恩寺晉代太康年間(280~289),一個女子踽踽獨行,來到了天柱山下。悵望良久,心有所觸,即筑庵以居。從此,日誦法華,不問世事。這女子便是郡名士任旭的女弟任九妹,寺也因此而成,初名“涌泉”。傳說任九妹“卓庵誦蓮經(jīng),偶有泉自地涌出生白蓮花,故名”? ??任九妹死后,葬在寺后。
地址:浙江省臨海市涌泉鎮(zhèn)外岙村
8、多寶講寺
浙江三門高枧鄉(xiāng),群山環(huán)抱,林木幽深,是個遠離塵囂的僻壤。其中有一座金碧輝煌的莊嚴古剎——多寶講寺。古剎始建于東晉,初名“龍翔院”。南宋時始改稱今名,曾屬天臺山國清寺下院。清代曾二度重修。至1992年智敏上師住持時,古剎僅剩破殿、殘垣。敏公率眾篳路藍縷,重光山門,并新建大師殿,大雄寶殿等,使多寶講寺成為漢傳佛教大般若宗道場,馳名海內(nèi)外。
地址:浙江三門高枧鄉(xiāng)
9、天臺山高明講寺
高明寺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城東北10公里的幽溪之旁。在天臺山,離國清寺約8公里。從智者塔院東下五里,以背倚高明山而得名。為智顗手創(chuàng)天臺山十二古剎之一。它是中國佛教天如宗創(chuàng)始人智顗(538——597年)親手創(chuàng)建的,在天臺宗的發(fā)展史上,具有顯著的地位。現(xiàn)為國務院確定的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地址: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天臺山風景名勝區(qū)高明講寺
10、路橋街道普澤寺
普澤寺,原址位于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新安廟南,始建于隋開皇中期(五八一~-六一八年)。普澤寺為千年古剎,歷經(jīng)滄桑,屢有興廢。原寺占地五千九百六十五平方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因104國道改建,向寺后移址。一九九四年,經(jīng)政府批準為宗教活動場所。一九九七年,重建大雄寶殿。一九九八年,新建兩廂寮房。一九九九年,重建天王殿。普澤寺現(xiàn)建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三圣殿、地藏殿、妙法堂、齋堂等,占地一萬六千九百五十四平方米,建筑面積一千六百一十九平方米,殿堂、寮舍及附屬房屋四十三間,路橋區(qū)佛協(xié)就設(shè)在這里。
地址: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新安廟南
4. 臺州國清寺游玩攻略
坐到天臺車站,坐1路到北站下,再坐5路就到國清寺了,如果不知道你就打的到那也用用不了15元錢 最多13元錢差不多
5. 臺州國清寺附近的景點叫什么名字
臺州市雖然沒有大草原,但位于臺州市的天臺是5A景區(qū),天臺山是著名的唐詩之路,悠靜的國清寺,有著紫荊花的赤城山,美麗的瓊臺仙谷,還有大峽谷,石梁飛瀑,天臺山大瀑布等……風景怡然,是游客們流連忘返的城市,有朋至遠方來,不亦樂乎!??!
6. 國清寺在臺州哪里
浙江臺州的國清寺進入進景區(qū)大約二三十分就到。
7. 臺州旅游必去十大景點國清寺
不能。
國清寺始建于隋朝開皇年間,初名天臺寺,寺廟占地約7.3萬平方米。地址位于浙江省臺州市天臺縣城關(guān)鎮(zhèn)。國清寺一般對外開放參觀時間是周一至周日,每天的上午7點30分到下午16點。所以國清寺晚上是不對外開放的并不能進去。
國清寺并不收取門票費用,可以免費游覽。
8. 臺州國清寺好玩嗎
舟山:東極、桃花島、朱家尖的十里金沙【東沙、南沙(國際沙雕節(jié)舉辦地)、里沙生態(tài)園、千步沙、青山沙】、普陀山(佛教名山)、情人島、“漁港海鮮”沈家門 - (世界四大漁港之一)、定海古城景區(qū) (想吃最新鮮的海鮮就去舟山吧)
嘉興:烏鎮(zhèn)、西塘、海寧鹽官錢塘江潮、南湖、南北湖湖州:德清莫干山、安吉大竹海、天荒坪、太湖、南潯古鎮(zhèn)杭州:西湖、余杭塘棲、臨安天目山、青山湖、淳安千島湖、富春江、富陽龍門古鎮(zhèn)紹興:諸暨五泄、西施故里、紹興水鄉(xiāng)古鎮(zhèn)、新昌大佛寺、天姥山寧波:寧波鳳凰山主題公園、天一閣、東錢湖、寧海浙東大峽谷、象山石浦漁港、奉化溪口蔣氏故里金華:? ?陽橫店影視城、蘭溪諸葛八卦村、永康方巖、金華雙龍洞臺州:溫嶺長嶼洞天、方山、石塘漁港(大陸新千年曙光首照地)、洞下沙灘、天臺山、國清寺、仙居、臨海長城衢州:江山江郎山、開化錢江源、孔氏南宗麗水:縉云仙都溫州:樂清雁蕩山、平陽南麂列島、溫州江心嶼溫州樂園、永嘉楠溪江、泰順廊橋
9. 臺州國清寺旁邊有什么旅游景區(qū)
中國古代有十大名寺是指中國最富有盛譽的十所寺院,目前各種說法不一,歷史上何時開始評定也不明確。根據(jù)湖南地圖出版社2005年4月出版的《中國地圖冊》,中國十大名寺分別為:河南白馬寺、河南少林寺、 浙江靈隱寺、浙江國清寺、江蘇大明寺、江蘇棲霞寺、江西東林寺、陜西法門寺、福建南普陀寺、蘇州寒山寺。
一、河南洛陽白馬寺
位于河南洛陽東郊的白馬寺,是佛教傳入我國后官辦的第一座寺院,被中外佛教界稱為“釋源”“祖庭”,號稱“中國第一古剎”。據(jù)傳,東漢永平七年(64年),漢明帝劉莊因夜夢金人,遣使到西土拜求佛法。公元67年,漢使及西土兩位高僧,以白馬馱載佛經(jīng)、佛像抵達洛陽。公元68年,漢明帝敕令在洛陽城外建僧院,為記白馬馱經(jīng)之功,該僧院被命名為“白馬寺”。
白馬寺座北面南,總面積二百余畝,其主體建筑有: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毗盧閣五層殿堂及中國第一釋迦舍利塔。白馬寺是一處保存完整、古色古香的古建筑群。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2001年1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4A景區(qū)(點)。
二、河南嵩山少林寺
嵩山少林寺是少林武術(shù)的發(fā)源地,在中國,稱得上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少林寺是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落跡傳教而敕建的,坐落在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少室山下的茂密叢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以武術(shù)稱名于世,隋唐時期已具盛名。少林武術(shù)在宋代已自成體系,風格獨絕,成為中國武術(shù)派別中的佼佼者,史稱“少林派”。
三、浙江杭州靈隱寺
杭州靈隱寺,是古今聞名的名剎之一,家喻戶曉的濟公和尚就出在這里。靈隱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的飛來峰前,始建于東晉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據(jù)說印度僧人慧理來杭,看到這里山峰奇秀,認為是“仙靈所隱”之地,便建寺于此,并取名“靈隱寺”。現(xiàn)在天王殿前的那塊“云林禪寺”四個巨匾,就是當年康熙皇帝的“御筆”。
靈隱寺全盛時期,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徒達三千余眾。北宋時,有人品第江南諸寺,氣象恢宏的靈隱寺被列為禪院五山之首。 靈隱寺確實深得"隱"字的意趣,整座雄偉寺宇就深隱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的一片濃綠之中。寺前有冷泉、飛來峰諸勝。
四、浙江臺州國清寺
國清寺初名“天臺寺”,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天臺山南麓,距天臺縣3.5公里,是佛教天臺宗的根本道場。相傳,公元575年,智者大師率弟子到天臺,結(jié)茅為庵。陳宣帝為大師敕建修禪寺。后寺荒廢。隋開皇十八年(598)建天臺山寺。唐大中五年(851年)至咸通五年(864年)又陸續(xù)重建,大書法家柳公題“大中國清寺”額。宋景德二年(1005年)改名為“景德國清寺”。宋真宗親賜衣物及御書數(shù)百卷,寺中建御書閣。閣內(nèi)藏有西域《具多葉經(jīng)》和旃檀佛像、佛牙等珍品。建炎二年(1128年),國清寺進行了整修和擴建。修建后的國清寺,規(guī)模宏大,殿宇輝煌。有兜率臺、清音亭、雨花亭。殿后有雷音堂、振奎閣,閣后? ?無畏室,室后有更好亭。旁邊還有云頂庵、古竺院、棲云樓等建筑。宋寧宗品時,國清寺列為十剎之十。明、清以后屢毀屢建。現(xiàn)存建筑基本上為清雍正十一年(1733)重建時的規(guī)模。國清寺系中國佛教天臺宗祖庭,也是日本佛教天臺宗祖庭,現(xiàn)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
五、江蘇揚州大明寺
揚州的大明寺,因寺中高僧鑒真大師東渡日本傳法而名揚天下。大明寺位于揚州城西北郊,初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間(457—464年),故稱“大明寺”。唐天寶元年(742年),大明寺高僧鑒真大師應日本僧人邀請,為弘揚佛法,籌劃東渡日本,其后歷經(jīng)十年艱險,先后失敗五次,終在唐天寶十二年(753年)東渡成功。鑒真大師為中日友誼開辟了新的篇章。
大明寺前有一座高大、古樸的牌坊,前有“棲靈遺址”的篆書橫額,這是因為寺內(nèi)建有九層的“棲靈塔”。此塔遠近聞名,唐代著名大詩人李白、高適、白居易、劉禹錫等都曾登臨賦詩、傳為佳話。在唐會昌五年(845年),塔遭火焚毀,這里就成了“棲靈遺址”了。明寺山門外墻壁上嵌有“淮東第一觀”的石刻,這是節(jié)錄北宋著名詩人秦少游“游人若論登臨美,須作淮東第一觀”的詩句,由清代著名書法家蔣衡書寫。
現(xiàn)今大明寺可分為五部分,由東向西依次為:棲靈塔臥佛殿,鑒真事跡陳列館和紀念堂,中郵線上為大雄寶殿殿堂,西部有仙人舊館、平山堂、各林堂、歐陽祠、西花苑。
六、江蘇南京棲霞寺
棲霞寺位于南京市東北22公里處的棲霞山上,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qū)佛教全國重點寺院。棲霞寺始建于南齊永明七年(489年)。梁僧朗于此大弘三論教義,被稱為江南三論宗初祖。最初稱棲霞精舍,唐時改名功德寺、隱君棲霞寺,南唐時重修棲霞寺改名為妙因寺,宋代又改名為普云寺、棲霞寺、嚴因崇報禪院、景德棲霞寺、虎穴寺(因棲霞山又名虎穴山)。明洪武五年(1372年)復稱棲霞寺。清朝末年,太平天國與清兵作戰(zhàn)時,棲霞寺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寺為1919 年重建。
七、江西九江東林寺
江西九江東林寺位于江西廬山,是凈土宗的發(fā)祥地。東林寺始建于東晉,為著名高僧慧遠所建。一千多年來,迭廢迭修。在唐代,以藏經(jīng)多而聞名。宋代一度圮廢。明代重建。清代順治、康熙年間又兩次重修。咸豐時遭毀壞,遺留的少數(shù)建筑物在"文革"期間又遭破壞。近年來逐漸修復。慧遠一直以東林寺為中心,潛心佛學,著述佛書,弘揚"彌陀凈土法門",創(chuàng)立凈土一宗,并使之廣為流傳,聲震遐邇。他還邀集名士高僧鑿池種蓮,建"白蓮社",故凈土宗又稱"蓮宗",慧遠被尊為凈土宗初祖。現(xiàn)今寺中仍有蓮池。東林寺勝跡如林,著名的有"六朝松"(相傳為慧遠親手所植)、"三笑堂"、虎溪橋、"聰明泉"、上方塔(據(jù)說供奉著佛馱跋陀羅帶來的五粒佛舍利)、下方塔(又稱雁門塔,即慧遠墓塔)。
八、陜西寶雞法門寺
門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釋迦牟尼佛滅度后,遺體火化結(jié)成舍利。公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統(tǒng)一印度后,為弘揚佛法,將佛的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使諸鬼神于南閻浮提,分送世界各國建塔供奉。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公元558年,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擴建,并于元魏二年(494年)首次開塔瞻禮舍利。隋文帝開皇三年(583)改稱“成實道場”,仁壽二年(602年)右內(nèi)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 唐高祖李淵武德七年(625年)敕建并改名“法門寺”。唐貞觀年間曾三次開塔就地瞻禮舍利。原塔俗名“圣?!?,后改建成四級木塔。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二十四? ??,建筑極為壯觀。
九、福建廈門南普陀寺
廈門南普陀寺為閩南名剎,位于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背依秀奇群峰,面臨碧澄海港,風景絕佳。據(jù)記載南普陀寺建于唐代,五代時再建,初名泗洲院。宋治平年間(1064-1067)重建,改名為普照寺。明季擴建殿堂,規(guī)模初具,清初重修,始改今名。
1924 年,改地方寺院為十方叢林。第二年就寺創(chuàng)辦閩南佛學院。從此,海內(nèi)高僧頻臨弘法,十方佛子競來求經(jīng)。稱盛一時,馳名中外。
十、江蘇蘇州寒山寺
寒山寺位于蘇州城西的楓橋鎮(zhèn)。唐朝詩人張繼途經(jīng)蘇州時,觸景生情寫下《楓橋夜泊》一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睆拇怂乱栽娒?,傳播古今。有人說此寺建在蘇州城外的寒山上,因而得名“寒山寺”,這種說法可靠嗎?這種說法不符合事實。寒山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監(jiān)元年(502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相傳唐代僧人寒山曾在該寺居住,故改名為“寒山寺”。寒山,又稱寒山子,唐代玄宗時高僧,擅長詩文,有詩留世,后人輯為《寒山子詩集》。
寒山寺的鐘聲不但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內(nèi)涵,還有奇妙的功能,這功能用12個字可以概括二“聞鐘聲,煩惱清,智慧長,菩提生?!逼刑幔阼笪模从《裙糯淖郑┲幸鉃椤坝X悟”“大徹大悟”。所以旅游者都要親自聆聽寒山寺的鐘聲。
Hash:b854c831ee7b6b94cb35d262fc61fc1936abb9d7
聲明:此文由 謝絕崇拜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