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久久免费高清热精品,福利视频午夜,福利免费观看,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免费,亚洲一级簧片大全二级黄区,最新最大的亚洲av网站,av操逼亚洲天堂国产额嗯操逼

文成青海旅游景點大全 文成公主入藏青海景點

導(dǎo)讀:文成青海旅游景點大全 文成公主入藏青海景點 1. 文成公主入藏青海景點 2. 文成公主 青海 3. 文成公主的進藏路線 4. 青海文成公主經(jīng)過的山 5. 文成公主進藏在青海路線 6. 文成公主去西藏路線 7. 文成公主進藏的藏是哪里 8. 文成公主路過青海湖 9. 文成公主入藏族的路線 10. 文成公主進藏的地方

1. 文成公主入藏青海景點

沿青藏線行走,日月山與倒淌河是必經(jīng)的重要驛站。這里不僅是青藏高原與內(nèi)地的分水嶺,還是文成公主進藏時所走過的路線。因而,日月山、倒淌河是縱貫青藏高原沿線各地環(huán)境中文化含量與歷史底蘊最厚重的承載地之一。

五月的西寧已邁進入了春天的門檻,濃濃的新春氣息早已彌漫了大地,但作為青藏高原與內(nèi)地分水嶺的日月山,卻還籠罩在白雪覆蓋的嚴(yán)冬之中。車外寒風(fēng)呼嘯,雪花紛飛,汽車雨刷不停地刮掉飄落在玻璃上的雪花。一望無際的茫茫草原和遠處起伏重疊的山巒,早已被積雪覆蓋,原本返青的大地一片潔白。

日月山——文成公主告別故鄉(xiāng)

日月山,距西寧90公里,青藏公路通過的日月山口為海拔3520米。

其實,日月山的地貌環(huán)境與整個青藏高原相比并不險峻,然而從古到今,這里卻因唐朝文成和金成兩位公主遠嫁吐蕃都途經(jīng)此地而早已名揚莽莽雪域,千古佳話令所有過往行人都要在此停留并登上此山,去追尋當(dāng)年文成公主路過時留下的蹤影。

踏著積雪沿山路而上,放眼望去,大地?zé)o垠,白雪茫茫;雖然天寒地凍,但此時登高望遠精神振奮,好似體內(nèi)熱血在加速循環(huán),周身反而感到陣陣熱涌。

藏語“日月山”為“多尼瑪”或“尼瑪達哇”,意為太陽和月亮。其實,“日月山”主要是因文成公主的日月寶鏡故事而得名。

據(jù)資料記載,南北朝至唐代時,日月山叫做赤嶺,是北魏和吐谷渾、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

這里是青海東部外流河與內(nèi)陸河的分水嶺,也是青海東部農(nóng)業(yè)區(qū)和牧業(yè)區(qū)的自然分界線,所以日月山又有“草原門戶”之稱。每年春夏,綠草如茵,牛羊滿坡,帳篷點點,景色十分壯觀。然而此時展示在我眼前的雖不是漫山遍野的如茵綠草,卻是青藏高原最具本質(zhì)特征的地貌環(huán)境——多少有些蒼涼的粗獷和壯美。

日月山,不僅古今聞名而且傳說眾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為感人的莫過于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和傳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吐蕃派特使祿東贊到長安獻聘禮求聯(lián)姻,唐太宗將文成公主相許。公主遠嫁,唐太宗準(zhǔn)備了各種日用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綢緞及書籍、藥物、蠶種、谷種等作為嫁妝,還派樂隊、工匠隨同去吐蕃。

他們從大唐帝國的京都長安起程,渡過黃河,進入青海,沿湟水西行。過日月山后,松贊干布親自率兵在扎陵湖南岸安營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禮。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經(jīng)玉樹進入西藏,4月15日抵達今拉薩,受到吐蕃人民隆重歡迎。文成公主遠赴西藏聯(lián)姻,沿途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傳說和史跡。

相傳文成公主來到日月山時,登上山頂舉目環(huán)顧,不禁心潮起伏愁思萬縷,潸然淚下,內(nèi)心頓生思鄉(xiāng)思親之情,便取出行前皇后送給她的“日月寶鏡”。當(dāng)時皇后曾告訴她,路途中或到吐蕃后,如果想家就拿出來看一看,從鏡子里可以看到長安和母親。文成公主想到這里取出寶鏡,果然從鏡子里看到了長安和母親。這使得公主更加傷感,不慎失手將“日月寶鏡”摔成了兩半。歷史變成了傳說,傳說又變成了神話,這就是古稱“赤嶺”,為什么后來改稱“日月山”的成因。70年后,大唐金成公主又經(jīng)此處踏上了漫長聯(lián)姻之路。為鞏固唐蕃和好,唐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為界和睦相處,并把日月山作為茶馬互市之地。據(jù)史料記載,自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后,與邊疆各民族和睦相處,各族首領(lǐng)紛紛派遣使者向唐朝求婚? ?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其他民族。

壁畫與傳說

來到日月山,除了一睹其獨特的地貌環(huán)境和接受青藏高原入門的洗禮,還有一個重要的內(nèi)容,就是細細品味那些已流傳千古,內(nèi)容豐富并充滿了智慧、幽默的有關(guān)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和傳說。客觀地說,它記錄了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碰撞與融合。

日亭,四周壁畫主要講述了藏王松贊干布派大臣祿東贊赴唐長安請婚,以及請婚過程中祿東贊大智大勇力排諸難,巧破難題的軼事。其一,100匹馬駒如何從100匹母馬中辨認(rèn)母親的故事。祿東贊來自雪域草原,這道題對他來說易如反掌,他把母馬和馬駒分開后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饑餓的馬駒沖出圍欄飛速撲向媽媽身旁去吃奶。其二:唐太宗請祿東贊從300名女子中認(rèn)出文成公主來。聰明的祿東贊事先通過探訪了解到,原來公主慣用一種香脂,異香撲鼻,能引蝶召蜂。三日后,當(dāng)300名打扮得一模一樣的美女齊集在一起,只見2只蜜蜂在其中一女子頭頂盤旋,這樣公主便被認(rèn)出來了……

月亭壁畫,主要介紹了文成公主入藏后,從中原帶去精神與物質(zhì)文明的傳播情況。

日月山神奇的傳說,仿佛帶著我們穿過歷史隧道而進入并沉浸在昔日的時空,愿這美好的故事一直與我們相伴,沿著“唐蕃古道”繼續(xù)西行。

倒淌河的故事

離開日月山,前方不遠就是倒淌河。西高東低,水向東流,這是一般的地理常識。但是眼前這條小河卻一反常態(tài)自東向西流淌,小河名稱也就由此而來。這條河水為什么倒淌,民間有許多傳說。一是說當(dāng)年文成公主離開日月山繼續(xù)西行,公主從馬背上回頭向東遙望自己故鄉(xiāng)的時候,發(fā)現(xiàn)視線已被日月山阻隔,禁不住流下了悲傷的淚水,然后嘆息一聲,揮淚西進。于是,公主流下的淚水幻化成了一條小河,因為同情公主的悲傷,河水就也隨著公主一同向西流去。

其實,倒淌河發(fā)源于日月山西麓的察爾汗草原,原也是一條東流的河,在距今大約13萬年前發(fā)生的一次強烈的造山運動,使青海湖出口處被隆起的高山——日月山所阻斷,青海湖水開始仍從日月山向東泄流,可漸漸日月山越來越高,青海湖就成了完全的閉塞湖,而那條本來向東外泄的河只好轉(zhuǎn)向西流成為一條倒淌河。

如今,人們不再為考證傳說費神,只愿這充滿神秘感的美麗傳說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永遠給這里帶來吉祥和鴻運。此時,雖然草原荒蕪,冰雪遍地,但在這春天的邊緣,陽光熾熱。遠處,牛羊在放牧,黃鴨在歌唱,飛鳥在翱翔,倒淌河也在陽光下冰雪消融。

高原第一鎮(zhèn)

在倒淌河入青海湖的河口上,坐落著新興的倒淌河鎮(zhèn)。這里距西寧96公里,是西寧通往海西州柴達木盆地、西藏和新疆南疆的要道,也是青康公路支道南去通向玉樹、果洛、海南等廣大牧區(qū)的必經(jīng)之地,因而素有“進藏咽喉”之稱。現(xiàn)在,西寧至倒淌河鎮(zhèn)一級公路已開通,汽車僅需一小時。別看這是個小鎮(zhèn),卻是進入青海省牧區(qū)和西藏的門戶。

走進鎮(zhèn)子,撲面而來的是一種異樣的風(fēng)情。沿“Y”字形伸出的三條街上,嶄新的藏式民居在柏油路兩邊一溜兒排開,有高墻相圍的學(xué)校,有新建的二層小樓,有紀(jì)念文成公主進藏的街心雕塑公園……

自文成公主以后的一千多年來,斗轉(zhuǎn)星移,歷經(jīng)滄桑,作為“進藏咽喉”的高原第一鎮(zhèn),南來北往的民族交融如滾滾西流的倒淌河水從未停止過。

2. 文成公主 青海

文成公主進藏的民間故事 藏族民間流傳著文成公主進藏的一個故事: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贊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

當(dāng)時突厥、波斯、霍? ?、格薩、吐蕃等勢力均派出使者前往長安求婚。

唐朝皇帝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些使者。

第一個難題是將100匹小馬放在中間,100匹母馬拴在四周。

讓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

其他使者無法辨認(rèn),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么也不敢近母馬的身。

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

飽 食的母馬叫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

于是1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的解答了這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

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想盡辦法都未能穿成。

最后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只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著彎曲的孔道往里鉆,結(jié)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

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道理。

其他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怎么也分不出來。

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 河里,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后頭重,輕者為梢,重者為根,一清二楚。

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

最后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500個穿著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rèn)出誰是公主來?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rèn)出來談何容易!其他使者挑最漂亮的認(rèn),結(jié)果都認(rèn)錯了。

藏王使者從一伴老婦那里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jīng)常引著蜜蜂在頭上飛。

藏王使者根據(jù)老婦這一指點,從500個姑娘中認(rèn)出了公主。

皇帝非常高興 ,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

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說:"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谷種籽、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谷種籽、1000馱鋤犁,還有數(shù)百名最好的工匠。

相傳當(dāng)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后,爬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離親人和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

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里看到母親。

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

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

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

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稱之為日月山。

它恰好擋去了一條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

于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

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3. 文成公主的進藏路線

文成公主不是出塞,是進藏,從長安出發(fā),歷時三年到達西藏

4. 青海文成公主經(jīng)過的山

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松潘縣,是唐代的邊陲重鎮(zhèn),漢藏文化交匯處,出了松州城不遠就是藏文化區(qū)了,當(dāng)年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就經(jīng)過這里。

5. 文成公主進藏在青海路線

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為國舅,專程護送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吐蕃指的是現(xiàn)在的西藏地區(qū)。

公元634年,松贊干布派使臣前往唐朝首都長安,拜見唐太宗,并請求聯(lián)姻和好。唐太宗也派出使臣前往吐蕃回訪,但未答應(yīng)聯(lián)姻。公元640年,松贊干布再次派大相(宰相)祿? ?贊攜帶金、白銀及其他珠寶數(shù)百件,前往長安求婚,唐太宗審時度勢,答應(yīng)將自己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作為國舅,專程護送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文成公主受父皇之命,帶著大批衛(wèi)隊、侍女、工匠、藝人和大量綢緞、典籍、醫(yī)書、糧食等嫁奩,從長安迤邐西行,經(jīng)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jīng)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為了保障公主一路順風(fēng),唐太宗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筑佛堂,開辟通道。松贊干布則親自率領(lǐng)滿朝官員與大隊人馬迎親于柏海(即今扎陵湖和鄂陵湖),并在此舉行歡迎儀式。然后,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結(jié)伴而行,前往邏些完婚。文成公主進藏途中不僅播撒下了漢藏友好的種子,也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文成公主遠嫁吐蕃,不僅揭開了唐蕃古道歷史上非常重要而又影響深遠的第一頁,而且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而載入史冊。

6. 文成公主去西藏路線

主要講了土番首領(lǐng)松贊干布派使臣去向唐朝皇帝求婚,聰明的使臣答出了皇帝的難題,皇帝就將文成公主許給了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進藏路上遇到了一條河,她找了樹干搭在河上走了過去;撒羊毛走過了沼澤地;遇上壞烏鴉修屋寫血書紀(jì)念松贊干布。又踏上路,遇神鳥天鵝收祝福;背走乃巴山到達西藏。使西藏與內(nèi)陸關(guān)系更加友好。

7. 文成公主進藏的藏是哪里

  1、主要講了土番首領(lǐng)松贊干布派使臣去向唐朝皇帝求婚,聰明的使臣答出了皇帝的難題,皇帝就將文成公主許給了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在進藏路上遇到了一條河,她找了樹干搭在河上走了過去;撒羊毛走過了沼澤地;遇上壞烏鴉修屋寫血書紀(jì)念松贊干布。又踏上路,遇神鳥天鵝收祝福;背走乃巴山到達西藏。使西藏與內(nèi)陸關(guān)系更加友好?!   ?、附原文:  文成公主進藏  唐朝文成公主嫁給藏王松贊干布的故事,流傳1000多年了。漢藏聯(lián)姻促進了民族團結(jié),特別是對藏族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的發(fā)展,起了積極的作用。當(dāng)時漢族的紡織、建筑、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nóng)具制造等先進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歷法、醫(yī)藥等都陸續(xù)傳入了藏族地區(qū)。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藏族民間至今還流傳著許多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其中一個傳說故事是這么說的:藏王松贊干布派了一位叫祿東贊的使者前去長安求婚。當(dāng)時前往長安求婚的使者共有7人。起初,唐朝皇帝認(rèn)為西藏太遠,不愿將公主遠嫁。于是同大臣們商量,出了幾個難題來考這7位使者,企圖將藏王的使者難住,以便謝絕這門婚事。第一個難題是將500匹小馬放在中間,500匹母馬拴在四周。讓這7位使者分辨出每匹小馬的親生之母。其他6位使者無法辨認(rèn),他們把小馬牽近母馬,不是踢就是跑,小馬怎么也不敢近母馬的身。藏王使者懂得馬性,他讓人給母馬喂上等草料,讓它們吃飽。飽食的母馬叫將起來,招呼自己的小馬去吃奶。于是100匹小馬紛紛來到自己的母親身邊,藏王使者毫不費勁的解答了這個難題。第二個難題是要用一根線穿過一塊中間有彎曲孔道的玉石。那6位使者花了半天的時間,相盡辦法都未能穿成。最后輪到藏王的使者,他的辦法倒也簡單,他捉來一只小螞蟻,先把細線粘在螞蟻的腳上,然后在玉石的另一個孔眼處抹一些蜂蜜,螞蟻聞到蜜香,就趕緊沿著彎曲的孔道往里鉆,結(jié)果又是藏王使者得勝。第三個難題是將兩頭刨得粗細一般的一根大木頭,讓7位使者分清哪頭是樹梢,哪頭是樹根,同時說出其中道理。那6位使者看過來,看過去,量了又量,? ?么也分不出來。藏王使者叫人把木頭放在河里,木頭一浮起,前頭輕,后頭重,輕者為梢,重者為根,一清二楚。藏王使者的聰明才智使皇帝很驚訝,也很喜歡他。最后又出了一道難題:誰能在300個穿著打扮一模一樣的姑娘中認(rèn)出誰是公主來?這7位使者都從未見過公主,要認(rèn)出來談何容易!那6位使者挑最漂亮的認(rèn),結(jié)果都認(rèn)錯了。藏王使者從一伴老婦那里得知公主從小愛擦一種香水,經(jīng)常引著飛蝶在頭上飛。藏王使者根據(jù)老婦這一指點,從300個姑娘中認(rèn)出了公主。皇帝只得同意將公主許配給藏王。藏王使者見了公主說:"你去西藏的時候,別的東西都不必帶,只要帶些五谷種籽、鋤犁和工匠就行,這樣就可以幫助我們西藏種植更多更好的莊稼。"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谷種籽、1000馱鋤犁,還有數(shù)百名最好的工匠。相傳當(dāng)年文成公主辭別父母,離開長安以后,爬山涉水,歷盡艱辛來到荒漠的高原上,由于離親人和家鄉(xiāng)越來越遠了,不由得思念起遠在長安的父母來。她想起臨別時母親送給一面寶鏡時說的話:若懷念親人時,可從寶鏡里看到母親。于是急忙取出"日月寶鏡",雙手捧著照起來,不照則已,一看反倒吃了一驚。原來文成公主從鏡子里看到的并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滿臉憔悴的愁容。她一生氣,把寶鏡摔在地上。沒想到,寶鏡一落地,立刻化成一座高山---后人稱之為日月山?! ∷『脫跞チ艘粭l東去河流的去路,河水不得不掉頭回流。于是人們稱這條河叫倒淌河。有人甚至說這河水就是文成公主的眼淚哩!這日月山和倒淌河就在青海省西寧附近的青藏公路旁?! ?、文成公主進藏意義:  文成公主入藏帶去了許多工藝品、谷物、菜籽、藥材、茶葉以及歷法、生產(chǎn)技術(shù)和各種書籍,大大促進了吐蕃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與進步。后來,松贊干布又接受了唐朝賜予他的官職與封爵。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漢藏密切交往的基礎(chǔ)。

8. 文成公主路過青海湖

可以從西安坐火車到西寧,然后從西寧坐大巴去青海湖不過從西寧沒有直達青海湖的大巴,都是路過的,非常不方便,也可以從西寧包輛車直達青海湖,好風(fēng)景都在路上,可以欣賞沿途絲綢南路和唐蕃古道的重鎮(zhèn)湟源的丹葛爾古城,文成公主瞭望故鄉(xiāng)西安的日月山,和文成公主的眼淚化成的倒趟河,然后去青海湖,草原上的沙漠金沙灣,王洛賓留戀過的地方金銀攤草原,兩彈一星的發(fā)明的原子城返回西寧。

9. 文成公主入藏族的路線

文成公主進藏時的故事: 1300多年前,唐朝文成公主離開繁華的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西北),西行約3000公里,歷經(jīng)千難萬險,來到雪域高原,與吐蕃王松贊干布和親,開創(chuàng)了唐蕃交好的新時代。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至今還在漢藏民間廣為流傳。 公元七世紀(jì)初,中原地區(qū)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戰(zhàn)爭,李淵(唐高宗)、李世民(唐太宗)父子于618年以長安為都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國,國勢非常強盛,成為當(dāng)時東亞地區(qū)文明的中心,對周邊民族部落產(chǎn)生了強烈的影響,許多民族部落紛紛與唐朝修好,促進了漢族與其他少數(shù)民族的交流。

而在這個時候,一代英主松贊干布也已稱雄雪域高原,完成了對一些小國的兼并,定都邏娑(今西藏自治區(qū)拉薩),建立了統(tǒng)一的吐蕃王朝,并積極謀求與唐朝建立密切關(guān)系。

從公元634年始,他兩次派能言善辯,聰明機智的大相祿東贊出使長安, 向唐皇求親。 公元641元,唐太宗終于同意了松贊干布和親的請求,答應(yīng)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給他。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專使及眾侍從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 蕃古道。 文成公主進藏時,皇帝送給她的是500馱五谷種籽、1000馱鋤犁,還有數(shù)百名最好的工匠。

當(dāng)時漢族的紡織、建筑、造紙、釀酒、制陶、冶金、農(nóng)具制造等先進生產(chǎn)技術(shù),以及歷法、醫(yī)藥等都陸續(xù)傳入了藏族地區(qū)。同時,漢族也吸收了不少藏族的文化。

10. 文成公主進藏的地方

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對漢藏兩族的友誼做出了重要貢獻。今天拉薩市的布達拉宮和大昭寺內(nèi)還供奉著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布達拉宮還保存著他倆結(jié)婚房間的遺跡,大昭寺前的唐柳傳說是公主親手所栽。

藏族的史書用大量篇幅來記載公主的事跡。

文成公主來的釋迦佛像,至今仍為藏族人民所崇拜。

文成公主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她攜帶了佛塔、經(jīng)書和佛像入蕃,決意建寺弘佛。

她協(xié)助松贊干布設(shè)計建造了大昭寺。

大昭寺建成后,文成公主與松贊干布親自到廟門外栽插柳樹,成為后世著名的唐柳。著名的甥舅同盟碑,也稱長慶會盟碑就立在唐柳旁。擴展資料:文成公主入藏的背景:松贊干布(棄宗弄贊)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于藏河(今雅魯藏布江)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qū)。

他統(tǒng)一西藏,成為贊普,建立了吐蕃王朝。文成公主,漢名無記載,其父史書也未記載。史書記載文成公主為宗女,不是皇帝的女兒。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李道宗持節(jié)送文成公主去吐蕃。

貞觀十二年(638年),松贊干布遂借口吐谷渾從中作梗,出兵擊敗青海吐谷渾、黨項、白蘭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揚言若不嫁公主,便率兵入侵唐朝。

唐太宗派侯君集為主將,執(zhí)失思力、牛進達、劉蘭為輔佐,率唐軍迎擊吐蕃軍。

侯君集率領(lǐng)的唐軍主力還未出手,牛進達已經(jīng)率領(lǐng)唐軍先鋒部隊擊敗了吐蕃軍。

松贊干布大懼,在唐將侯君集率領(lǐng)的唐軍主力到達前,退出青海吐谷渾、黨項、白蘭羌,遣使謝罪,再次請婚。

Hash:d6f1bd8c3f33c51328a8a6acbf9d7cdfaaf2685e

聲明:此文由 jingling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