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導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么 對京劇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你有什么看? 哪個劇中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有昆曲、古琴藝術、端午節(jié)、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剪紙。
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tǒng)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遺產”相對,合稱“文化遺產”。
2020年12月,隨著“太極拳”和“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xù)聯系的儀式及相關實踐”的申遺成功,中國已有42個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名冊),位居世界第一。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定義,“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被各社區(qū)群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達、表現形式、知識、技能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世代相傳,在各社區(qū)和群體適應周圍環(huán)境以及與自然和歷史的互動中,被不斷地再創(chuàng)造,為這些社區(qū)和群眾提供持續(xù)的認同感,從而增強對文化多樣性和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尊重?!豆s》所定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以下方面:
1. 口頭傳統(tǒng)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2. 表演藝術;
3. 社會實踐、儀式、節(jié)慶活動;
4. 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5. 傳統(tǒng)手工藝。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什么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昆曲、古琴藝術、端午節(jié)、中國篆刻、中國書法、中國剪紙、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宣紙制作技藝、京劇、中醫(yī)針灸、皮影戲、珠算、粵劇等。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確定而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遺產項目。
記錄著人類社會生產生活方式、風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特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蘊藏著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質、價值觀念、心理結構、氣質情感等核心因素,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對京劇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你有什么看?
11月16日,京劇成功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一件大喜事,也是京劇發(fā)展史上又一座里程碑。
哪個劇中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昆曲和京劇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醫(yī)針灸和京劇日前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審議,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Hash:f9ccbca16c3b716109e0d92317ad32dcecd961a9
聲明:此文由 cliff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