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農藥,化肥一季比一季買的高,為什么種出來的小麥,玉米價格賣不上去?
現(xiàn)在的農藥,化肥一季比一季買的高,為什么種出來的小麥,玉米價格賣不上去?農資和糧食的價格關系,既有正相關的關系,也有各自的運行特征和影響。特別是在我國這樣的調控主導作用比較強的市場格局下,糧價的走勢和農資價格的走勢,關聯(lián)度并沒有直觀理解中的那么強。一方面,近年來,在環(huán)保等壓力下,化肥、農藥等企業(yè)的產(chǎn)能受到較大影響,開工下降,供應能力下降,而與此同時,我國農業(yè)的生產(chǎn)模式仍保持原來的高度依賴農藥、化肥等的模式,也使得農資特別是農藥、化肥的市場供需格局趨于緊張。另一方面,國內糧食市場的供需格局和政策環(huán)境則是另外一種境況。其中,主要糧食品種的市場供需多呈現(xiàn)寬松格局,盡管玉米產(chǎn)需近兩年出現(xiàn)缺口,但國家手中還有幾千萬噸的臨儲玉米庫存,再加上需求在生豬存欄大幅下降等影響下也趨弱,市場價格并沒有表現(xiàn)出來應該有的強勢。同時,小麥和稻谷兩個品種,除了總體供大于求之外,還有托市收購和拍賣對市場價格的主動作用比較強,其中,托市收購價格最近幾年來持續(xù)下調,也隨之拉低了市場價格的底部水平;在新糧收購高峰期過去之后,托市糧的拍賣及托市拍賣底價也連續(xù)下調,也抑制了市場價格的上漲勢頭。當然,還有人認為,如果國內糧價漲的比較多,也會刺激進口的大幅增加。這也對,畢竟,雖然小麥、玉米和大米有進口關稅配額的限制,但其他替代性的品種如高粱、大麥、玉米干酒糟等并沒有。綜上所述,近年來國內糧價走勢和農資成本的不匹配,使得農民的種糧收益受到了較大影響,再加上自然災害也多發(fā)重發(fā),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問題已經(jīng)受到了國家有關方面的重視。希望國家在調控糧價的同時,也要加大力度調控上游的農資市場,在確保農資供應的同時,也使農資價格運行在合理的范圍。
Hash:a405e6260234eb69ea283cc31074c2f1bdfd938d
聲明:此文由 Sukin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