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xiàn)在高中教育的劇場效應您怎么看?最早站
劇場效應下的高中教育?一派胡言!
高中教育的“劇場效應”?要我看,所謂高中教育的“劇場效應”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在《引人深思!劇場效應下的高中教育有沒有未來》一文中,作者以“劇場效應”比喻當前高中學校的教育環(huán)境:某些學校犧牲學生休息時間,安排早晚自習、安排周六日補課,把課程安排的滿滿當當,從而提升學校的排名,結果引來其他學校爭相效仿。最終的結果是所有的學校都增加了課程,學生增加了負擔,學校的排名卻沒有提升。
文章原文得到的結論是(本段內容摘自《引人深思!劇場效應下的高中教育有沒有未來》原文):當大家都變本加厲的延長了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后,所有學校在這個恐怖的節(jié)奏下達成了新的平衡,先延長時間的學校在一小段時間內取得一定優(yōu)勢(如某些縣中),但隨著其他學校的迅速跟進(市中、省中也在上課時間上“縣中化”),這些先發(fā)學校的優(yōu)勢也逐漸喪失。各個學校與原來五天工作制的情況下比較,辦學成績和排序沒有本質變化。不同點是:所有學校、學生、教師都更累了,但得到的仍是原來那個排名而已。只是,誰也不敢再回到五天工作制,誰也不敢退回去了。
文章說的有一點很對,學校把老師、學生、家長折騰了一圈,結果排名沒有變化,做的全是“無用功”。
于是很多人開始批評學校:白費勁瞎折騰。
那么學校做的是不是“無用功”呢各位?不是這樣啊各位朋友,尤其是各位家長朋友。沒有錯,您孩子學校的總體排名在您的縣市區(qū)是沒有變化,但是孩子們學到的內容是不是增加了?教學效率是不是提升了?老話說,橫向比較看差距,縱向比較看成績。橫向比較您的孩子跟其他班其他學校的孩子排名好像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但是縱向比較呢?現(xiàn)在孩子的成績是不是有比之前好得多?同一套試卷,您的覺得孩子每天學習8個小時去考試分數(shù)高還是每天學習10個小時分數(shù)高?每周上五天課成績好還是每周6天課成績好?答案不用我說您就能想明白吧。再回頭說,排名雖然沒變化但是分數(shù)提高了,是不是學校加課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功效?
在《引人深思!劇場效應下的高中教育有沒有未來》一文中,還提到:補習班,也成為中國當今每個階段學生的“必修課”,補習班從何時起如此盛行,又為何會引發(fā)家長和學生的“青睞”?“劇場效應”就是最直接的答案。把補習班說成是洪水猛獸,說某些“名牌補習班”一位難求,招生甚至比公辦名校還牛氣,放學時常常造成交通擁堵。一些“名校老師”更是炙手可熱,大賺鈔票。更有補習班或老師違規(guī)宣傳,拉大旗扯虎皮者有之,李鬼冒充李逵有之,坑蒙拐騙者也不乏其人。
從讀小學被教育到現(xiàn)在我身處教育行業(yè),二十多年的時間,我經歷各類補習班興趣班大小不計其數(shù),補習班質量確實良莠不齊。但是我還真沒見過“一票難求、招生甚至比公辦名校還牛氣”的補習班,補習班跟學校有本質的不同,補習班是企業(yè)是商家,他的目的就是盈利,就是掙錢,學生家長就是他的顧客,除非補習班的老師想賠死自己,否則他又怎么會把家長往外推呢,怎么可能出現(xiàn)“一票難求、牛氣哄哄”的情況呢?不知道文章作者如此仇恨補習班的目的何在?居心何在?
說完了補習班,文章又開始“吐槽”作業(yè)多,說作業(yè)多也是劇場效應早成的惡果。文章原文說:當每個學生和每個學校都多寫了這么多作業(yè)后,他們成績排序與作業(yè)少時并不會有顯著變化。只是,所有的老師、學生、家長都更加疲憊不堪,日 益心力交瘁。
看完了這句話,這句話大家覺得可笑嗎?“作業(yè)寫多了,但是成績排序與作業(yè)少時并沒有顯著的變化”,在寫了一大堆看似有理有據(jù)實則荒謬可笑的觀點之后,文章作者又把問題說到了排名上。對,排名沒變化,但是孩子學到腦子里的知識是不是增加了?孩子的知識增加了排名卻沒變化說明什么?是不是說明所有孩子的水平都上升了一個檔次,大家都從青銅上升到王者,排名雖然沒變化但是我們國家整體的水平提升了,這是利國利民的巨大進步?。?/p>
文章原文還說:……上世紀八十年代,是作業(yè)的童年期,那時科目少,作業(yè)也少且簡單,放學也早。完成作業(yè)都不是問題,寫完作業(yè)還能愉快的玩耍。課余男生上樹掏鳥窩,下河捉魚鱉,女生跳皮筋,做手工,都是學生時代的常態(tài)?!⒆觽兪鞘桩斊錄_的受害者,本來他們不必寫這么多作業(yè),上這么多補習班,熬這么多夜。他們本來可以有充足的睡眠,有愉快的游戲,有郊游,有閑暇,可以發(fā)呆,可以跑步,可以讀書,可以寫詩,可以交友……
文章給我們描述了一副多么美妙的畫卷啊:作業(yè)少放學早、掏鳥窩跳皮筋、交友發(fā)呆讀書寫詩,哇,這幅畫我想想就醉了,真美妙啊......我是九零后,我不知道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孩子們處于一個什么樣的學習環(huán)境??晌业母改付际瞧吡愫?,上世紀八十年代正是他們上學的時候。文章中的那些話騙得了現(xiàn)在的孩子騙得了我可是騙不了我的爸媽。我父母出生農村,我從來沒有聽過我的父母給我講他們的童年趣事,相反,更多的,我聽到的是那會家里窮,天不亮就要起床割草喂豬喂牛喂羊,然后給要干農活的家長做飯,做完飯要去上學,放了學繼續(xù)割草喂牛喂羊,忙活完家里的一切活計才能寫作業(yè)。很多時候作業(yè)寫到一半就累得睡著了......好像現(xiàn)
實并不是那么美好???
文章的最后,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在未來,有這么一所學校。上午:上文化課;下午:上興趣課和社團活動,包括體育、音樂、美術、手工、舞蹈、話劇、詩歌、哲學、游戲、科技制作……晚上:讀本書,寫文章,看電影,散步,開晚會,或者發(fā)呆。周末:是郊游、體育比賽、社會實踐或參觀博物館。這樣的學校并不貴,至少不會比上補習班貴。也許,這一天并不遙遠。也許,這未來即將到來。
我也希望有這樣一所學校,輕輕松松的學到知識,快快樂樂的度過童年。同時我也相信,一定會有這樣的學校,而且這樣的學校在將來會是主流。可我更相信現(xiàn)在還不是這樣的學校出現(xiàn)的時候,我并不認為我們現(xiàn)在就可以成立這樣的學校,用輕松加快樂的方式教育孩子們。因為玩物喪志,能夠做到自己主動學習的孩子有多少?不給他們點壓力學習全靠自覺?可能嗎?現(xiàn)在讓孩子們每天掏掏鳥窩摸摸魚開開心心的,以后呢?等孩子長大了也繼續(xù)摸魚?摸一輩子魚?目前情況下,不論是經濟發(fā)展水平還是國民素質都不允許我們用輕松加快樂的方式教育孩子。
我們如今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在戰(zhàn)場上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為了未來的孩子們能過上更幸福的生活,我愿意像先輩學習奉獻自己的一切。而且,我還相信現(xiàn)在正在高中求學埋頭苦讀的弟弟妹妹們比我更愿意為他們的弟弟妹妹去努力奮斗,當然可能現(xiàn)在他們還不懂。但直覺告訴我,再過兩年,他們會比我更青春更熱血!
寫在后面:說實話,在今天之前我還真的不太了解什么是“劇場效應下的高考”,之前只是聽說,沒有深入的了解。看到篇文章的題目,才稍微的了解了下。從看完《引人深思!劇場效應? ?的高中教育有沒有未來》這篇文章到寫下《劇場效應下的高中教育?一派胡言!》,我的情緒始終相當激動,幾次都想罵娘。
現(xiàn)在中小學的孩子確實壓力很大,學生與學校和家長的矛盾很深,但是學校和家長的最終目的是相同的:為了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擁有更美好的未來。而且孩子們正處在青春期,他們青春活潑但也敏感細膩,他們的三觀還沒有真正的成熟,他們無法從紛雜的信息中分清哪些是苦口良藥哪些是糖衣炮彈。從家長、學校、教育者以及社會各界所有的角度來看,我們都應該對孩子們進行的積極地引導,幫助孩子緩解壓力減輕負擔提升成績。但是文章作者非但不是勸誡引導,反而用看似十分溫和的文字猛烈的抨擊現(xiàn)行教育制度,激化孩子與學校、家長的矛盾,加深家長對學校的不解,對實質問題的解決卻沒有任何正面作用。
不禁想問一句,居心何在?
Hash:f1a2022fc540b68f55d7d3c671524d4b1341d77d
聲明:此文由 maylee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