渾源周邊旅游景點 大同市渾源縣有什么景區(qū)
導讀:渾源周邊旅游景點 大同市渾源縣有什么景區(qū) 渾源有啥旅游景點 大同市渾源縣有什么景區(qū) 大同周邊有哪些適合自駕的旅游景點 渾源北岳恒山旅游區(qū)屬于什么類型的景點 渾源是哪的,有什么旅游勝地?拜托各位大神 山西旅游景點有哪些? 山西大同著名旅游景點
渾源有啥旅游景點
懸空寺,北岳恒山,渾源圓覺寺塔
渾源,隸屬于山西省大同市,位于山西省東北部,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
山西渾源的旅游景點有懸空寺、北岳恒山、渾源圓覺寺塔等
旅游景點也叫景區(qū)、景點、旅游景點
旅游目的地(Touristattraction)是指以旅游及相關(guān)活動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區(qū)域性場所
大同市渾源縣有什么景區(qū)
渾源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大同市東南隅。是大同市轄區(qū)中面積較大、人口最多的農(nóng)業(yè)縣,也是國家扶貧開發(fā)工作重點縣。渾源縣文化旅游資源得天獨厚,懸空寺、永安寺、栗毓美陵園、大云寺、文廟、圓覺寺、律呂神祠,恒山廟群、麻莊漢墓群、青磁窯古瓷遺址、界莊古瓷遺址、北岳行宮、麻家大院,神溪村這些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另外農(nóng)業(yè)生態(tài)旅游有茂源牧場、吳城杏林、天賜山景區(qū)東圪坨鋪民俗村,神農(nóng)、春潤生態(tài)園和政通莊園。下面介紹一些我自駕游去過的一些景點:
一 懸空寺
懸空寺建成于公元491年,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皯铱账隆苯ㄖO具特色,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素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俚語,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
二 北岳恒山
恒山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為中華五岳之一。北岳恒山自然與人文景觀兼勝,林海松濤、古廟奇閣、道佛仙蹤、怪石幽洞,構(gòu)成了著名的恒山古十八景。景區(qū)內(nèi)永安寺元代壁畫、圓覺寺金代磚塔、栗毓美陵墓?jié)h白玉石雕、號稱“華北之一泉”的湯頭溫泉、被譽為“塞外小黃山”的千佛嶺、神溪濕地公園以及縣城內(nèi)具有典型明清建筑風格特征的麻家大院、文廟、古州衙等都具有很高的資源品位和獨特的地域特色。
三 神溪水鄉(xiāng)
渾源縣永安鎮(zhèn)神溪村位于五岳名山的恒山腳下,神溪濕地的美景讓人猶如身處江南,美不勝收。
四 麻家大院
麻家大院,位于山西省渾源縣文廟之后,是一座規(guī)模大,規(guī)格較高,工藝考究的清代民居建筑群。
以上介紹的這些只是渾源縣部分景點,古瓷窯遺址現(xiàn)在應該是去不了的,鄉(xiāng)旅的話我更推薦大家去民俗村看看,古色古香的。
歡迎大家來渾源,一個美女美景不斷的地方。
大同周邊有哪些適合自駕的旅游景點
在大同的小伙伴們!馬上就要周末了,有沒有想好去哪里游玩呢!說到大同周圍的游玩景點,之一個要說的當然是云岡石窟,這個石窟完全可以比得上四川樂山大佛。著名的懸空寺?lián)f也在大同呢!
一、靈丘縣1、花塔
花塔坐落于靈丘縣的西南獨峪鄉(xiāng)下轄村,與河北省阜平縣接鄰,是大同市境內(nèi)海拔更低的地方?;ㄋ逅拿姝h(huán)山,依山傍水,
繞村的溪流清澈見底,春秋兩季鳥語花香,山清水秀,景色秀麗,寧靜清新,是塞上的世外桃源。
2、桃花山
桃花山景區(qū)位于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xiāng)沙湖門一帶,山下泉水奔涌,山上桃花爛漫,經(jīng)過大自然千百萬年的造化,形成了一系列天然溶洞群,主要有山神廟、龍王廟(桃花山水源源頭)、蝙蝠洞、桃花洞。
景區(qū)地址: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xiāng)
開放時間:8:30—18:00
自駕信息:從大同市沿大運高速向忻州、太原方向行駛,在山陰口轉(zhuǎn)榮烏高速向東南方向行駛,之后從靈丘口下高速,再沿201省道向東南方向行駛抵達紅石塄鄉(xiāng)沙湖門即可。
3、平型關(guān)大捷紀念館
憶平型關(guān)大捷
集師上寨運良籌,敢舉烽煙解國憂。
瀟瀟夜雨洗兵馬,殷殷熱血固金甌。
東度黃河之一戰(zhàn),威掃? ??倭青史流。
常撫皓首憶舊事,夜眺燕北幾春秋。
4、聶榮臻
1986年8月10日
平型關(guān)戰(zhàn)役遺址位于靈丘縣城西南30公里處。1937年9月25日,挺進華北的八路軍115師在靈丘縣平型關(guān)東側(cè)一帶設(shè)伏,一舉殲滅日軍精銳第5師團1000余人,取得了八路軍出師抗日的首戰(zhàn)大捷。
平型關(guān)大捷紀念館于1969年修建,紀念館由序廳、三個獨立單元的主展廳、一個實物陳列廳、半景畫館、將星閃爍廳組成。二樓設(shè)有緬懷廳,館內(nèi)陳列了大量珍貴圖片、文獻資料和文物。
二、渾源縣1、北岳恒山
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自古以來被譽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唐代詩人賈島詠恒山詩云:“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巖巒疊萬里,詭怪浩難測?!敝鞣逄旆鍘X,海拔2017米。恒山以道教聞名,做為道教的活動場所由來已久,被稱為“道教第五小洞天”。
2、懸空寺
“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
懸空寺位于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cè)翠屏峰的峭壁間,是北岳恒山十八景之一,號稱恒山之一勝景。以如臨深淵的險峻而著稱。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3、千佛嶺
千佛嶺位于渾源縣城南30公里處,龍咀村西南,為恒山支脈,四周層巒疊嶂,氣勢雄偉,素有“塞外小黃山”之稱。千佛嶺北與恒宗峰遙遙相望,西與龍山比肩而立,南連五臺,東接紫荊,是恒山108峰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4、湯頭溫泉
湯頭溫泉位于渾源縣城45公里處的湯頭村附近,居恒山南麓水量充沛,四季不斷,溫度恒定在63_C左右。泉水內(nèi)含有鐳、氡等多種放射性原素和鉀、鈉、鈣、鎂、硫化氫等多種礦物質(zhì),對于各種疾病均有很好的療效。
5、神溪濕地公園
神溪濕地公園位于渾源縣北岳恒山腳下。山泉奔涌,碧波蕩漾,自然景觀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景觀歷史悠久。2013年12月被國家林業(yè)局正式批準為國家級濕地公園建設(shè)試點。
濕地資源類型多樣、景觀獨特、動植物源豐富,具有鮮明的黃土丘陵河流溪源與庫塘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濕地共有維管束植物41科102屬144種,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野生動物57種,其中哺乳類動物4種,鳥類41種,爬行類動物3種,兩棲類動物3種,淡水魚類6種,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山西省級保護動物普通夜鷹、黑枕黃鸝、蒼鷺、金眶_等。濕地范圍內(nèi)擁有古戲臺、古民居等豐富人文景觀,其中位于濕地中央的律呂神祠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廣靈縣1、水神堂
水神堂位于廣靈縣壺泉鎮(zhèn)壺山上,分名泉風景和寺廟建筑兩部分。2006年被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水神堂原名洋水神祠,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間。清代乾隆年間增建文昌閣,改名水神堂。水神堂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靈應寶塔、圣母殿、禪房、文昌閣、山門、鐘鼓樓、老君殿等。
2、壺流河濕地
壺流河濕地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廣靈縣東南部,這里有國家瀕危動植物(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白尾海雕、大鴇、金錢豹等以及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等)和壺流河流域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四、大同縣1、火山地質(zhì)公園
大同火山群省級地質(zhì)公園分大同火山群景區(qū)、桑干河景區(qū)和秋林峪景區(qū),兼具地質(zhì)遺跡和人文古跡,是一處集游覽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地質(zhì)公園。該火山群屬于第四紀地殼運動的典型遺存,處于平坦寬廣 的大同盆地東翼和桑干河中游的河谷地帶,是我國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也是東亞大陸稀有的自然遺產(chǎn),已知火山有三十多座。
2、昊天寺
昊天寺,在大同縣城北1.5公里?,F(xiàn)在的寺院是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寺內(nèi)建筑精美,佛教氣息濃厚。在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說法:“昊天寺,離天二指半,燕雀難飛過?!边@話雖有點夸張,但也道出了昊天寺的高。昊天寺建在大同盆地隆起的火山口上,看上去確實很壯觀。把寺廟筑在火山口上,昊天寺是之一家。這在中國寺院建筑史上無疑是一個創(chuàng)舉,它是火山口上的奇觀。
3、大同土林
土林位于大同市東南25公里,從市區(qū)走大同到恒山的旅游專線30分即可到達。在當?shù)?,人們稱土林為石板溝、狐貍溝,這里還流傳著不少關(guān)于狐貍溝的神奇故事。土林位于大同縣杜莊鄉(xiāng),方圓一公里,南北綿延3千米,由數(shù)百個高幾十米至十余米的土柱、土壁組成,是目前華北地區(qū)唯一的土林景點。
4、巨樂鄉(xiāng)
巨樂鄉(xiāng)北依采涼山余脈,境內(nèi)風景名勝較多。西北部的采涼山,山勢峻險,風景秀麗。境內(nèi)有連綿起伏的火山群、慈喜西逃的民居、塔兒村的龍泉寺、巨樂的永寧觀、五里臺的土地廟。每年四月巨樂鄉(xiāng)的大片杏林,杏花盛開,煞是壯觀。
5、桑干河濕地
桑干河保護區(qū)位于大同縣及朔州市朔城區(qū)、懷仁縣、山陰縣境內(nèi)。桑干河保護區(qū)為山西省濕地面積更大的自然保護區(qū),以河流濕地為主,桑干河為境內(nèi)主要水體。桑干河上建有冊田、東榆林2座較大型水庫,其中冊田水庫位于大同縣許堡鄉(xiāng)境內(nèi),海拔1000米左右,豐水期水面面積51.63平方千米,庫區(qū)周圍有大片鹽堿地;東榆林水庫位于山陰縣境內(nèi),海拔1000米以上,豐水期水面面積12.10平方千米。保護區(qū)內(nèi)長期浸水區(qū)域、季節(jié)性水淹區(qū)域有濕生植物分布,河灘地較低濕的鹽堿地帶有鹽生濕地植物分布。區(qū)內(nèi)重點保護生態(tài)群落為楊樹、樟子松、油松人工林等。
五、陽高縣1、守口堡
守口堡為明長城大同鎮(zhèn)關(guān)口堡。位于陽高縣境內(nèi)。據(jù)史載,為1546年設(shè),明隆慶年間俺答汗部由此入犯,曾使大同全鎮(zhèn)告急。今城堡已毀。長城由守口堡至鎮(zhèn)宏堡,人為破壞較少。每年四月賞杏花,六月摘京杏,十月觀紅葉,古長城的壯美和塞北的蒼茫群山給你別樣的感受。
2、六棱山
六棱山位于陽高縣南部,更高峰名為黃羊尖,與北岳恒山相毗鄰,為大同之一高峰,號稱“大同屋脊”。黃羊尖頂部為巨大而平坦的高山草甸,面積為大海陀草甸的10倍。
來到六棱山一看峰[主峰黃羊角],二看林[漢白玉石林],三看石門峪,四看洞[水簾洞];
主峰黃羊尖,海拔2420米,登臨遠眺,風馳云動,一覽無余,可謂“登高壯觀天地間”。主峰之南,人稱大殿頂,山頂廣平,方圓數(shù)百畝,綠草茵茵,野花點綴,織成錦繡的地毯。主峰背后,白樺林海,蜿蜒無盡,獨具風采。嘖嘖稱奇
黃羊尖東北約五里的漢白玉石林,有的呈寶劍狀,有的呈葫蘆狀,有的像鳳凰展翅,有的似大象馱垛,有的似書生趕考,有的似母子抱食,千姿百態(tài),嶙峋古怪,實為壯觀。
六棱山風光濃郁、景觀奇險,遠眺五峰突兀,山色如黛,近看草木蔥攏,山花爛漫,如同一幅艷麗迷人的畫卷。郁郁蔥蔥,景色怡人,十分壯觀,實為休閑旅游的好去處。
六、新榮區(qū)1、紅石崖
紅石崖位于采涼山南麓,花園屯鄉(xiāng)境內(nèi),海拔1752.5米,陡然矗立的石崖一日三變,夜晚為黑色,早晨為青色,下午尤其是傍晚晚霞映照時,呈紅色,故名“紅石崖”。紅石崖下有一明代建筑太玄觀,建? ??三層,蔚為壯觀,是新榮區(qū)唯一一處保存完整的道觀。景區(qū)內(nèi)植被茂密,野花爛漫,空氣清新。奇特景觀有龍泉水和潑水顯字的水顯石。紅石崖南十華里處為“白登之戰(zhàn)”遺址——小白登山。
渾源北岳恒山旅游區(qū)屬于什么類型的景點
渾源北岳恒山旅游區(qū)屬于大同高山奇峽的著名旅游去。
北岳恒山,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五岳,齊名天下,1982年同時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我國重要的文物古跡薈萃處和道教發(fā)祥地。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位于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62公里。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五岳,揚名國內(nèi)外。
據(jù)史書記載,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時,遙望恒山奇峰聳立,山勢巍峨,遂叩封為北岳,為北國萬山之宗主。秦始皇執(zhí)政,朝封天下十二名山,恒山被推為天下第二山。之后漢武帝首封恒山為神,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為王、為帝,北魏時,太武帝拓跋燾親自登臨恒山天峰頂。明太祖又尊北岳為神。清代帝王,也派使者到恒山祭祀。才子名人文學家李白、賈島、元好問、徐霞客也都游覽恒山勝地,留下了吟頌恒山的詩句、墨跡。
恒山山脈祖于陰山,橫跨塞外,東連太行,西跨雁門,南障三晉,北瞰云代,東西綿延五百里(橫跨今山西寧武、朔州、代縣、應縣、繁峙、山陰、渾源、靈丘等縣),是海河支流桑干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號稱108峰。倒馬關(guān)、紫荊關(guān)、平型關(guān)、雁門關(guān)、寧武關(guān)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沖,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主峰天峰嶺在渾源縣城南,海拔2016.8米,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恒山風景區(qū)是國務院1982年公布的全國之一批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據(jù)1984年規(guī)劃,全景區(qū)為4個等級的保護區(qū)和1個自然保護區(qū)。一、二級保護區(qū)面積為62.10平方公里,以雙峰并峙的天峰嶺和翠屏峰為中心,包括天峰嶺景區(qū)、翠屏峰景區(qū)、千佛嶺景區(qū)、溫泉景區(qū)和渾源城景點群;龍山一帶為自然保護區(qū)。獨特的山勢地貌和悠久的歷史,使恒山成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兼勝的別具特色的著名風景區(qū)。雄距塞北,群臨曠野。恒山地處塞北高原之上,天氣多晴朗之日,少云蒸霧繚之時,登高遠眺,俯瞰近看,均能給人雄曠崇高之感。古人由此贊嘆恒山"危峰過雁來秋色,萬里黃沙散夕陽。"邊關(guān)要塞,古城峰煙。
恒山因其險峻的自然山勢和地理位置的特點,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在春秋時,代國靠恒山而存天下;戰(zhàn)國時,燕、趙憑恒山而立天下;兩漢時,匈奴利用恒山爭天下;東晉時,慕容氏踞恒山威天下;北魏時,拓拔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宋仗恒山守天下;金恃恒山而鞭天下;元滅天下,清統(tǒng)天下,也憑借的是以恒山為主體的長城沿線天險。許多帝王、名將都在此打過仗,這是恒山的五岳中最可引以為自豪的。并且將古代關(guān)隘、城堡、烽火臺等眾多古代戰(zhàn)場遺跡保存了下來。氣勢壯觀,風景如畫。
整個恒山山脈似自西南向東北奔騰而來。一座座海拔達2,000米以上的山如比肩而立,重重疊疊,氣勢異常博大雄渾。因此北宋畫家郭熙說:"泰山如坐,華山如站,嵩山如臥,常山如行。"其風景特色可概括為四點:群峰奔突,氣勢磅礴,這是恒山自然景觀的宏觀特征。唐代詩人賈島詩云"巖巒疊萬重,鬼恒浩難測",點出了恒山的地貌特征。登上恒山,蒼松翠柏、廟觀樓閣、奇花異草、怪石幽洞構(gòu)成了著名的恒山十八景。十八勝景,各有千秋,猶如十八幅美麗畫卷,展現(xiàn)在 游客面前磁峽煙雨、云閣虹橋、云路春曉、虎口懸松、果老仙跡、斷崖啼鳥、夕陽晚照、龍泉甘苦、幽室飛窟、石洞流云、茅窟煙火、金雞報曉、玉羊游云,紫峪云花、脂圖文錦、仙府醉月、弈臺弄琴、岳頂松風。再加上世界一絕的天下奇觀懸空寺,整個恒山景如詩如畫,令游客如置身于世外桃源,流連駐足。歷史上,許多著名學者對恒山都有過動人的描繪,漢代歷史學家班固有望常山之峻峨,登北岳之高游的描繪。唐代賈島《北岳廟})詩中有天地有五岳,恒山居其北,巖巒疊力重,詭怪浩難測的贊嘆。唐代大詩人李白則在恒山留下墨跡壯觀二字。
恒山主峰分東西兩峰,東為大峰嶺西為翠屏峰,兩峰對峙,風格獨具,斷崖綠帶、層次分明。金龍峽,居于天峰嶺、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cè)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過三丈。這里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北魏時,道武帝發(fā)兵數(shù)萬人,在此劈山鑿道據(jù)守,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楊業(yè)父子在此以險為憑,抵抗外族的人侵。
恒山景觀中,果老嶺、姑嫂巖,飛石窟、還原洞、虎風日、大宇灣等處,充滿了神奇色彩,還伴有優(yōu)美的神話傳說。懸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景。苦甜井位于恒山半腰,雙井并列,相隔1米,水質(zhì)迥然不同。一井水如甘露,甜美清涼、水井深數(shù)尺,取之不盡,可供萬人飲用,唐玄宗李隆基賜匾龍泉觀。另一井水苦澀難飲,成為鮮明對照?,F(xiàn)苦井已封。恒山松,為恒山一景。四大夫松,古松根部懸于石外,緊抓巖石,傲然挺立,姿態(tài)雄健。在虎風門觀松,或立于丹崖上,或倒掛于絕壁問,如傘如翼如亭如龍如橋,千姿百態(tài),儀態(tài)萬方。恒山云,變幻無窮。出云洞在后土夫人廟的不遠處山腰,晴日郎郎,洞口寂靜,陰雨來臨,洞口便游出縷縷白云,引人遐思。文物古跡,星羅棋布。恒山腳下的懸空寺、應縣佛宮寺的釋迦木塔、渾源城內(nèi)的圓覺寺磚塔、永安寺等,在中國古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遼金時代,恒山是當時的文化之邦。書院學舍、摩崖題刻、楹聯(lián)碑碣很多。再加恒山山高風大,氣候變化劇烈,故建筑多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巖而成,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西漢初年,恒山就建有寺廟,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飛石窟內(nèi)的主廟,始建于北魏,唐、金、元三代重修。明清時,恒山建筑林立,祠宇樓臺聳峙巍峨,有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之稱。
恒山,作為道教活動的場所由來已久.傳說中八洞神仙之一的張果老就是在恒山隱居潛修的。恒山廟.北岳廟為主廟,還有寢宮、后士夫人廟、紫微宮。官亭、白虎觀、龍王廟、靈官府、關(guān)帝廟、文昌廟、奶奶廟、純陽宮、碧霞宮等廟宇建筑,懸空寺為恒山之一奇觀。北岳廟,建于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501-1502年),是恒山廟中最為宏偉的一座。它位于恒山主峰大峰嶺南面的石壁之下,門前有103級石階通往前下方到達山門、北岳廟門有貞元之殿四個大字。門側(cè)有長聯(lián),上聯(lián)為:恒岳萬古障中原惟我圣朝歸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載;下聯(lián)是文昌六星聯(lián)北斗是真人才雕龍繡虎光芒雄射九重天。北岳廟內(nèi),有北岳大帝塑像。北岳廟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恒山文碑20余通,這些碑文,作為歷史佐證,是研究恒山的寶貴資料。
北岳恒山風景區(qū)內(nèi)的另一處重要景觀是懸空寺。懸空寺位于北岳恒山腳下、渾源縣城南5公里處的金龍峽內(nèi)西巖峭壁上。寺創(chuàng)建于北魏后期(約為公元471523年),現(xiàn)存建筑分明清兩代修建后的遺物。懸空寺靠西面東,儼若精巧、別致、玲瓏剔透的玉雕懸于一幅巨大的? ??風上。寺內(nèi)共有殿宇樓閣40間。南北,有三檐歇山頂危樓聳起,對峙而立,由低向高三層疊起,離地百余尺,附于絕壁上,三面環(huán)廊國抱、六座殿閣,相互交叉,飛架棧道相連,高低錯落,木制樓梯溝通,遷回曲折,構(gòu)思布局妙不可言、整個寺面似虛而實,似危而安,實中生巧,危里見俏,一種在國內(nèi)其它寺廟中體會不到的奇險感緊緊地抓住游人的好奇心理。懸空寺內(nèi)塑像頗多,有銅鑄、鐵鑄、泥塑、石雕像共78尊。三圣殿內(nèi)的泥塑,具有唐、明兩代風韻,釋迎、韋馱、天女、阿難形體豐滿,神彩動人,仙女婀娜、韋馱英武、阿難虔誠,各具風彩。三教殿內(nèi),釋迦牟尼、老子、孔子三教臺流,共居一室,耐人尋味、始祖同堂,堪稱中國宗教史上的一段佳話。懸空寺內(nèi),有朝殿、會仙府、碧霞宮、純陽宮、樓臺亭、寢宮、梳妝樓、御碑亭等。
恒山的特點:
1,金閣浮空,虛樓懸秀。沉默在寂寂深山中的北岳,景致卻毫不遜色。真武廟、純陽宮、十王殿、會仙府等等大都傲立山巔絕壁。其中最著名的當數(shù)位于翠屏山壁腰的懸空寺,上有千仞崖,下有千仞崖。古有名謠: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這座吊寺遠看金光波蕩,搖搖欲墜,嘆為觀止。攀入寺后這才發(fā)現(xiàn),懸空寺是由三座主體建筑,懸吊在絕壁中間,里鉤外連而成的。在更高處三教殿,由此俯視谷底的恒水,波濤澎湃,雷鳴震天。極目遠眺對面的天峰嶺,若猛龍奔騰。此刻才真正體會到了宋代大畫家郭熙說的嵩山如臥,泰山如坐,華山如立,恒山如行的意境。
2,百神同悅,三教合一。北岳是道教名山,供奉玉皇大帝、北岳大帝、呂洞賓自在情理之中。除此之外還供奉著觀音、彌勒及儒家的孔子等等。尤其是三教殿中玉皇大帝、釋迦牟尼、孔子并列高臺,同享人間煙火,為五岳之奇觀。儒釋道合一,在人們心目中是理所當然的事,尤其是中國文化史,本身就是一部三教融合的歷史。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家的慧遠,道家的陸靜修,儒家的陶淵明曾有過東林論道、虎溪三嘯的逸聞。但實質(zhì)上,彼此間還是有門戶之見的,尤其是佛道兩門。佛教東傳中國時,高僧迦葉摩騰、竺法蘭為求立足,曾奏請漢明帝烈火驗經(jīng),結(jié)果道教經(jīng)書扔進火盆后化作了灰燼;而佛經(jīng)不但沒有燒毀,而且還在火中放出了金光。從此,佛教取代道教,成為國教。后來一些道教大師為復興祖教,曾先后慫恿魏武帝、周武帝、唐武宗滅佛興道。因而在四大佛山中很少能見到道教的蹤跡;同樣,在道教控制的靈山仙境中,也絕少佛禪之風。而北岳恒山的三教殿卻一改古風。三教祖師同列一臺,相安無事享受人間香火,不能不說是又一奇觀。究其原因,恒山地處溯漠邊疆,自然少了許多清規(guī)戒律;另外,為共同御辱,三教弟子不得不結(jié)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平息邊患。
恒山風景區(qū)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暫晴朗。這里早晚溫差大,古詩人有"雁門關(guān)外雁人家,早穿皮襖午穿紗"的詩句。恒山地區(qū)年平均溫度為6.1℃,1月最冷,平均-12℃,7月最熱,平均21.6℃。極端更高溫為35.9℃,極端更低溫為-37.3℃,是避暑的理想之地。
渾源是哪的,有什么旅游勝地?拜托各位大神
渾源始置于西漢,定名于唐,因渾河發(fā)源于縣境內(nèi),故名渾源縣
現(xiàn)轄6鎮(zhèn)12鄉(xiāng)
2000年總?cè)丝?2
6萬
渾源縣位于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邊緣,地處桑干河支流渾河中上游
東接廣靈,西毗應縣,東南部以恒山與靈丘、繁峙縣分界,北面由六棱山與大同、陽高2縣 相連
總面積為1966平方公里
轄6鎮(zhèn)12鄉(xiāng)358個行政村,總?cè)丝诩s34萬,縣城人口12萬人
渾源縣自然資源、礦產(chǎn)資源、旅游資源豐富獨特,具有很強的發(fā)展優(yōu)勢
全縣耕地91萬畝,糧食產(chǎn)量正常年景在1
4億公斤左右
主要品種有:谷子、黍子、蠶豆、莞豆、莜麥、大豆、小麥、玉米、高粱、土豆等
蔬菜產(chǎn)量2億公斤,土豆淀粉產(chǎn)量可達1
5億公斤
味道鮮美、風味獨特、營養(yǎng)豐富、且高蛋白、高磷、高鈣、低脂肪的黃芪羊,年飼養(yǎng)量30萬只
全縣黃芪面積33萬畝,是中國黃芪之鄉(xiāng),世界頂級黃芪—正北芪的產(chǎn)地,李時珍《本草綱目》列其為“本經(jīng)上品”“補藥之長”
宜林面積103萬畝,主要品種有華北落葉松、油松、樺樹、楊柳樹、經(jīng)濟林等
礦產(chǎn)資源較為豐富,有煤、膨潤土、沸石、花崗巖、鐵、鉬、銅、金、高嶺土等20多個礦種
煤炭儲量17億噸
屬山西八大煤田之一
膨潤土儲量1億噸,是全國大型優(yōu)質(zhì)鈣基膨潤土礦藏之一;沸石儲量4億噸,為山西唯一產(chǎn)地;花崗巖儲量1
93億立方米,尤其是黑色花崗巖為世界石材精品;大白泉優(yōu)質(zhì)天然礦泉水,含偏硅酸18
9mg/l,日出水量2000噸
域內(nèi)旅游資源 [編輯本段] 遐邇聞名的北岳恒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qū)之一,景區(qū)面積 359
62平方公里,由天峰嶺、翠屏山、千佛嶺、天賜溝、神溪、落子洼、龍盆峪、大川嶺、上樺嶺、凌云口、五峰山、西河口、湯頭、城關(guān)、龍山等15個各具特色的景區(qū)組成
國家、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眾多
北岳恒山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風光壯美,山水如畫,氣候涼爽,民俗獨特,自然、人文景觀兼勝
素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美譽
林海松濤,古廟奇閣、道佛仙蹤、怪石幽洞構(gòu)成了著名的恒山美景
凌空摩崖建筑懸空寺,建于北魏時期,距今1400多年,是國內(nèi)現(xiàn)存唯一建于懸崖上的木構(gòu)建筑,也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結(jié)構(gòu)奇特,巧奪天工
2006年以來,按照旅游立縣的總體戰(zhàn)略要求,加大旅游資源開發(fā)和宣傳力度,著力打造北方旅游名縣
投資300萬元,編制完成了《恒山風景名勝區(qū)總體規(guī)劃》、《圓覺寺、永安寺歷史街區(qū)廣場規(guī)劃》等,為搞好深度開發(fā)指明了方向;投資1350萬元,完成了懸空寺三期整治工程、栗毓美墓整體修繕工程,進一步提升了景區(qū)品位
與此同時,按照“占領(lǐng)重點城市拓市場,發(fā)布巨型廣告塑形象,參加大型展會創(chuàng)品牌”的思路,加大旅游推介促銷力度,去年以來參加了上海世界旅游資源博覽會、北京國際旅游博覽會等10多次大型宣傳促銷活動,并與中央電視臺、英國BBC等合作,拍攝了展示恒山、懸空寺風貌和歷史文物的電視專題片
在2007年12月舉行的博鰲旅游國際論壇上,北岳恒山被推選為首批“國家旅游名片”之一
去年,恒山景區(qū)共接待游客60萬人次,旅游直接收入達到3000萬元,同比增長20%;拉動社會收入2
3億元,同比增長31
4%
青銅器遺址、麻莊漢墓群、古長城、古城堡、古峰火臺、古磁窯遺址、革命烈士紀念塔等文物勝跡
境內(nèi)湯頭溫泉是全國為數(shù)不多的氡泉,出面水溫72℃,譽為北方之一泉,東漢時期被發(fā)現(xiàn)利用,北魏時期建皇家行宮,經(jīng)測定,含有38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較高的保健、醫(yī)療價值
麻莊:在渾源縣西二十里,漢崞縣治此
有漢墓群(共墓冢十四個),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磁窯口關(guān):在渾源縣南十七里恒山左側(cè)
路通靈邱,明洪武四年(1371)筑堡設(shè)巡檢 司,又名磁峽口
自從唐代起,這里就盛產(chǎn)磁器,故名
近處多古窯址
歸潛堂:在渾源縣西南四十五里玉泉山東,元代劉祁隱居于此
劉祁,渾源人,字景叔,劉從益之子,金時為太學生,入元復試為進士
所著《歸潛志》即寫于此,是書多為修篡《金史》采用
龍山:在渾源縣西南,亦名封龍山
《魏書·太宗紀》:泰常二年,“司馬順之久常山,遂聚黨于封龍山”,即此
金未,元好問、李治、張德輝嘗游此山,時號龍山三老
溫泉:在渾源縣東南百里湯頭村,出地水溫約攝氏六十度,宜沐浴
早在北魏天賜年間即有官員到此沐浴治病,興光元年(454)文成帝“幸靈邱,至溫泉宮”,即此
《水經(jīng)注》:滱水又東合溫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溫熱若湯,能愈百疾,故世謂之溫泉焉
現(xiàn)設(shè)有湯頭療養(yǎng)所
山西旅游景點有哪些?
五臺山、懸空寺、平遙古城、喬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莊園、晉祠等等。
1、五臺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世界文化景觀遺產(chǎn),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國家地質(zhì)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中華十大名山之一,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2、恒山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翠屏峰的一處陡峭山崖上,遠遠看去,三層樓閣的寺廟依山勢自南向北漸次抬高,殿閣高低錯落有致,相互間有棧道飛架相連,猶如一座正常寺廟的微型景觀凌空架起,讓人嘆為觀止。
3、漫步在平遙古城內(nèi),眼前的街道與店鋪交相輝映,應和著傳統(tǒng)風貌和布局的民居,一座座雕梁畫棟的古建筑,將人的思緒又拉回到明清時期的繁華盛世。這座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名城,向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經(jīng)濟與文化遺產(chǎn),順著社會發(fā)展的脈絡(luò)和歷史的進程,這座始建于周宣王時期的平遙古城,穿越明洪武年間,橫跨明清時期,完美地呈現(xiàn)在眼前。
山西大同著名旅游景點
大同,山西省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山西大同著名旅游景點,歡迎閱覽。
位置: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南路
“恒麓鐘靈兼毓秀,山光水色映懸空?!睓M亙?nèi)?,莽莽蒼蒼,崖壁峭立,奇洞藏嬌,煙云繚繞,溪漳潺流,百鳥爭鳴。天峰、翠屏兩山怪石爭奇,蒼松翠柏間散布著古老的樓臺殿宇。置身于山巔,俯視千里朔方,萬種景象盡收眼底,北岳之雄令人贊嘆不已。
恒山,人稱北岳,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紫岳、大茂山”,海拔2017米,與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并稱為五岳,揚名國內(nèi)外。恒山東西綿延 150公里,橫跨山西、河北兩省。它西銜雁門關(guān)、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云、代二州,巍峨聳峙,氣勢雄偉。天峰嶺與翠屏峰,是恒山主峰的東西兩峰。兩峰對望,斷崖綠帶,層次分明,美如畫卷。果老嶺、姑嫂巖、飛石窟、還元洞、虎風口、大字灣等處,充滿了神盡色彩。懸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跡。苦甜井在恒山半腰,兩井相隔一米,水質(zhì)卻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涼,被稱為甜井;另一井水卻苦澀難飲。甜水井井深數(shù)尺,卻取之不間,可供萬人飲用、唐代時,唐玄宗李隆基曾賜匾甜井為“龍泉觀”。恒山腳下的懸空寺、應縣佛宮寺的`釋迦木塔、渾源城內(nèi)的圓覺寺磚塔、永安寺等,在中國古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遼金時代,恒山是當時的文化之邦。書院學舍、摩崖題刻、楹聯(lián)碑碣很多。再 加恒山山高風大,氣候變化劇烈,故建筑多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巖而成,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
特色景觀
金龍峽
金龍峽,居于天峰嶺和翠屏峰之間,峽谷幽深,峭壁側(cè)立,石夾青天,最窄處不足三丈。這里是古往今來的絕塞天險,交通要沖。北魏時,道武帝發(fā)兵數(shù)萬人,在這里劈山鑿道,
作為進退中原的門戶。宋代時,楊業(yè)父子在這里以險據(jù)守,抵抗外族的侵入。金龍峽內(nèi),懸崖中腰有古棧道盤繞,名為“云閣”。
恒山松
恒山松,風格別致,形狀奇特。其中,有四株形狀奇特的唐代古松,人稱這為“四大夫格”。這四株古松,根部懸于石外,緊抓巖石,傲然挺立,氣勢不凡,別具風格。
恒山廟
恒山廟,以北岳廟為首,穩(wěn)座于西峰之上,蒼松之間,或隱或露。懸空寺,為恒山之一景。民諺有“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的說法。
恒山云
恒山云,變幻無窮。出云洞在后土夫人廟的不遠處山腰,晴日明朗,洞口寂靜,陰雨來臨,洞口便游出縷縷白云,引人遐思。
仙人洞府
教相傳道教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居處游憩之地。世人以為通天之境,祥瑞多福,咸懷仰慕。道教潛隱默修之士,喜遁居幽靜之山林,故多擇有仙跡傳說之處,興建宮觀,期蔭仙風而功道園融。歷代以來,道侶棲止,香客游人絡(luò)繹不絕,故洞天福地已成為中國綿繡河山之勝境。
北岳廟
建于明代弘治年間(公元1501-1502年),是恒山廟中最為宏偉的一座。它位于恒山主峰大峰嶺南面的石壁之下,門前有103級石階通往前下方到達山門、北岳廟門有“貞元之殿”四個大字。門側(cè)有長聯(lián),上聯(lián)為:“恒岳萬古障中原惟我圣朝歸馬牧羊教化己隆三百載”;下聯(lián)是“文昌六星聯(lián)北斗是真人才雕龍繡虎光芒雄射九重天”。北岳廟內(nèi),有北岳大帝塑像。北岳廟前廊下,有清代御祭恒山文碑20余通,這些碑文,作為歷史佐證,是研究恒山的寶貴資料。
Hash:46e2f5ce3ee0fb4f5ab4ceedba3e9433a3ec7b1d
聲明:此文由 夢相隨 分享發(fā)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我們 kefu@qqx.com